|
|
|
|
|
|
|
我國數控機床轉型升級潛力無限 | 發布者:admin 日期:2013/7/31 點擊:895 | | |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到今天,在各方面取得了可觀的進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間,雖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機床工具行業仍然保持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尤其是數控機床更是高速發展。與此同時,機床行業也面臨種種困惑,尤其是我國中低端機床市場生產廠家太多,產品良繡不齊,并且市場上價格戰激烈,低端市場環境加劇,外部環境要求我國機床工具產業急需進一步轉型升級,找到屬于自己的健康發展之路。
沈陽第一機床廠機床產業急需轉型升級,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
第一:有些企業過分要求不合理的成本,造成惡性價格競爭,企業效益不好,贏利有限,使企業失去了再發展的能力;
第二:在使用上過于追求簡單、方便、省事,在制造過程中,機床制造過于標準化,它的工藝適應性不是很好;
第三:長期以來使用大量不開放的數控系統,使用方便,但沒有二次開發能力,久而久之設計這種機床的人失去了二次開發的意識,正如人們使用卡片機,傻瓜式的拍照方式,讓人忘掉光圈和速度之間的關系,只能記錄影像,但談不上攝影作品。
沈陽第一機床廠許總認為,我國制造業目前面臨的這種問題是機床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戰略陷阱,一個方向性地問題,也是值得機床行業思考的問題。
機床企業該如何轉型升級
第一:加強基礎制造管理體系建設。簡單地說,就是加強質量控制,建立更加完善、具有獨立性地質量監控體系,來解決什么問題呢?比如,在標準車銑上已經沒有所謂的技術障礙可言,那么,要做的事就是把這些機床做好,提高質量,這樣才能使機床產業向前邁一大步。
第二:產業升級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智能化制造。所謂智能制造就是數控機床產品除了完成直接加工任務之外,更多注意產品工藝適應性,能夠適應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特點的加工特點、系統設備、生產管理、加工管理、設備的維護性、定制畫面,網絡群加工、通訊能力的要求,甚至還包括系統安全功能等,這些都是智能化制造必不可少的。非常有意思地是,這些都對數控系統有同一個要求——開放性!只有在一個開放性的系統上,用戶才有機會把各種最新的創意和想法融到機床設計制造中,這一點是不開放數控系統或者說標準數控系統,接上線,通上電就可以用的,所謂簡單方便的系統所不具備的。
圍繞著機床產業,全球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世界機床產業主要集中在亞洲、歐盟、美洲等區域,產值占全球90%左右。其中,日本、德國和我國等是機床的主要生產國家。
從我國自身情況看,機床產業規模已經位居世界首位,但卻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挑戰。在機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既要加速彌補現實存在的短板,又要在明確的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的指引下,系統地推進機床產業的發展,以期實現由機床生產大國向機床生產強國的轉變。
我國機床行業自建國起發展至今,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行業基礎。而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時間卻比較短,起步較發達國家落后不少。作為現代化工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數控機床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裝備,它的技術水平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過去,我國還不能自主生產數控機床的時候都是以高昂的價格從國外引進產品,而技術還是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
我國數控機床目前的產業格局特點十分明顯。在浙江、山東、北京、河北以及四川地區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體系,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對外開放水平較高,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地區市場輻射廣,比如四川,經濟水平顯然不如東部沿海,但是在西南地區,四川數控機床的市場廣闊,加上國家的支持,因此發展比較快。
從我國數控機床的產業格局來看,我國數控機床發展的地域性特點非常明顯。這雖然有利于產業的集中發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應了我國數控機床發展的不均衡。比如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工業生產基地,數控機床發展速度還有待提高。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 [返回] [打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