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機床工業的水平和規模也在不斷的提升,機床可以說是機械工業基本的設備,所以它對其他的機械產品的生產都會產生一些影響。沈陽第一機床廠介紹那么現在機床行業的經濟運行有哪些特點,經歷了哪些不同的發展階段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潛力巨大,促使世界制造業不斷向中國轉移,中國逐步成為全球制造中心。 沈陽第一機床廠介紹制造業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業和國民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成為就業的重要市場和出口的主力軍。機床行業必須抓住這個大好機會,從貫徹機械安全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人手,盡快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提升我國機床行業整體水平,創品牌、擴市場、擋進口、爭出口,爭取國產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有較大提高。
一、機床行業經濟運行的特點:
1.市場空前繁榮,較高檔次的數控機床需求量不斷上升,成套成線的大型項目需求量也不斷提高。
2.制造企業增加迅猛,但企業間的規模、水平、質量差距明顯。雖然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國外為主。
3.進出口總量仍不斷增加,但總體上沒有質的變化,高端失守、低端混戰的局面雖有較大的改觀,但高檔精加工靠進口、中低檔粗加工靠國內的市場心態沒有明顯的變化。
二、中國機床工業的發展階段:
1.新中國初建,百廢待興,人才缺乏,科技落后。在蘇聯專家指導下,機床廠根據他們的圖紙逐步生產一些手動普通機床,以供應生產急需。此后,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并合理規劃發展,我國陸續建設發展起了機床,并成為當時機床工具產業的生產骨干,為中國整個機床工業的布局、生產、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可以稱得上60年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2.在經歷了3年大躍進以及文革時期的慘痛教訓后,中國開始走向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機床工業也隨之逐步走上科學生產、大力發展的道路。由于我國微電子、計算機等基礎理論薄弱,機、電、液、氣各種元件技術不過關,數控機床的開發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經歷了三起三落,最終因性能不可靠,無法用于生產。
3.直至改革開放,開始引進日、德、美數控系統、以及各類數控機床、加工中心,進行合作生產。通過邊仿、邊學、邊造、邊用,逐步掌握了數控機床的一些技術、特點與發展規律,發展比較迅速。06年,國家又提出大力加強自主創新。中國的數控機床生產研發開始漸入佳境。
簡介組合機床部件分類及加工方式
沈陽第一機床廠介紹 組合機床是一種半自動或自動的專用機床。它是以通用部件為基礎,配有專用部件和夾具組成的。組合機床的種類繁多,應用范圍也很廣反,下面沈陽第一機床廠對組合機床部件分類及加工方式進行介紹如下:
一、組合機床部件分類:
通用部件按功能可分為動力部件、支承部件、輸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輔助部件五類。
1.動力部件是為組合機床提供主運動和進給運動的部件。
2.主要有動力箱、切削頭和動力滑臺。
3.支承部件是用以安裝動力滑臺、帶有進給機構的切削頭或夾具等的部件,有側底座、中間底座、支架、可調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
4.輸送部件是用以輸送工件或主軸箱至加工工位的部件,主要有分度回轉工作臺、環形分度回轉工作臺、分度鼓輪和往復移動工作臺等。
5.控制部件是用以控制機床的自動工作循環的部件,有液壓站、電氣柜和操縱臺等。輔助部件有潤滑裝置、冷卻裝置和排屑裝置等。
二、組合機床加工方式:
組合機床一般用于加工箱體類或特殊形狀的零件。加工時,工件一般不旋轉,由刀具的旋轉運動和刀具與工件的相對進給運動,來實現鉆孔、擴孔、锪孔、鉸孔、鏜孔、銑削平面、切削內外螺紋以及加工外圓和端面等。有的組合機床采用車削頭夾持工件使之旋轉,由刀具作進給運動,也可實現某些回轉體類零件(如飛輪、汽車后橋半軸等)的外圓和端面加工。
組合機床一般采用多軸、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時加工的方式,生產效率比通用機床高幾倍至幾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經標準化和系列化,可根據需要靈活配置,能縮短設計和制造周期。因此,組合機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優點,在大批、大量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可用以組成自動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