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仍有較大差距
機床工具行業屬于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具有多門類、多品種、小批量、高社會效益等產業秉性。目前行業配套的中高檔數控系統和關鍵功用部件主要依賴出口,多數產品技術附加值偏低,產業全體還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行業全體經濟效益偏低,盈利才干較差,與興隆國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制造效力業尚未構成
以高速、高精、復合、智能等為特征的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雖然已經取得清楚進步,一批特性、基礎技術和新產品研發也有了新的進展,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有些關鍵技術,如:高速高精運動控制技術、靜態綜合補償技術、多軸聯動和復合加工技術、智能化技術、高精度直驅技術、可靠性技術等尚需進一步打破,有些嚴重技術離產業化還有一段路程,沈陽機床配件。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研發體系尚未真正樹立,行業的自主創新展開缺乏高新技術支撐。
2009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產值抵達153億美元,沈陽機床配件,成為世界第一機床消費大國,2010年產值已增長到209.1億美元,繼續居世界第一位。但多年來,主機總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可以為用戶提供成套、成線效力的企業很少,缺乏提供全套處置方案或承擔更為復雜的工程總承包項目才干,市場急需的中高檔數控機床主要依賴出口,沈陽第一機床廠。2008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金額高達75.9億美元,其中金屬切削機床56.8億美元;金屬成形機床19.1億美元。雖然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口金額有所下降,但仍抵達59億美元,其中金屬切削機床45.6億美元;金屬成形機床13.4億美元。2010年出口金額再次創出新高,抵達94.2億美元,與歷史最高點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24.4%。其中出口量較大的主機產品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精密磨床和特種加工機床等。
行業全體經濟效益偏低
產質量量動搖性仍需進一步提高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質量量全體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對提升產業的全體素質和中心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失掉寬廣用戶的認可。但在產質量量的動搖性和可靠性方面,例如:機床早期缺點率較高,精度動搖性周期短,工程才干系數(CPK值)、平均無缺點義務時間(MTBF)等目的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尚有一定差距。加強產質量量義務,處置深層次的質量成果依然不容無視。
數控系統和功用部件展開滯后
效力業的展開水平是權衡現代社會經濟興隆程度的重要標志。用戶對機床工具行業效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是社會經濟展開和國民經濟各范圍產業晉級的客觀需求。而行業企業多是注重提供通用的單機產品,無視對用戶消費工藝特點和特性化需求的了解和研討。制造效力業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出附加值高的特征,機床工具行業急需由消費型制造向效力型制造轉變,完成傳統效力的改造和晉級。
數控系統和功用部件展開滯后已成為制約行業展開的瓶頸。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國際市場占有率只需35%,而高檔數控系統95%以上依托出口。功用部件國際市場總體占有率約為30%,其中高檔功用部件市場占有率更低,沈陽第一機床廠。臺灣地域品牌功用部件約占國際市場的50%,其他20%為歐盟、日本等品牌產品。據國度海關統計數據,2010年我國出口數控系統金額達18.1億美元,機床附件(含功用部件和夾具)類產品達16.2億美元。 |